空心村变身民宿群 莲都一古村竟引来六千万投资

2017-10-17 09:32:44 来源:浙江新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下南山村夜景

  下南山村古民居群,位于莲都区碧湖镇下南山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村落依山而建,坐东向西,面向瓯江,呈阶梯状分布。整个村落建筑因山地形制构筑,布局合理,泥墙青瓦形制古拙,错落有致,充分反映了浙南农村的风俗风貌与自然环境特色。

\

  远望古村落

  在城镇化推进的背景下,古村落的数量越来越少。但令人欣慰,坐落于莲都区碧湖镇的下南山,正在经历一场蜕变,它将重获新生。

\

  下南山民宿

  程长婴,丽水下南山村民宿项目方管理者。他是丽水人,在外地经商20余年,凭着对古村落的喜爱,他又回到了丽水。他时常走进乡村探寻古村的足迹,面对古村的自然消亡,他会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带着对古村落的深情,他加盟了下南山整体民宿改造项目团队。

\

  民宿内一景

  “离家工作多年,最忘不了的仍是老家那一碗蚕豆饭。”程长婴说,回到家乡,童年的记忆和故乡情结就扑面而来。

  十年前,下山南村几乎成了空心村。当地打算采取一系列措施挽救古村面貌,通过“保护+开发+利用”,以“古村+众创”的模式打造民宿综合体,在恢复古村面貌的同时让古村重获新生。

\

  民宿外的空地

  眼下程长婴和合伙人在做的,就是保留古村的原有风水布局,修复美人靠、吊脚楼、黄泥屋、木兰窗等传统建筑制式,将村落现状最大化地保留。

  修复古村落建筑,说得简单做起来难。和新建建筑不同,古村落的修复要修旧如旧,特别是村落旁的景观,需要将古代面貌和现代审美融合。

\

  民宿周边山水相融

  早在2004年,原古民居群的村民就整体搬迁至山下。由于长期遭受风雨侵蚀,加之老村缺少日常的维护管理,无人居住的老屋就渐渐荒废倒塌了,大部分古民居漏雨严重、梁架倾斜倒塌、木构件霉烂、墙体开裂坍塌。

  好在2012年开始,国家开展古村落调查,文物部门对下南山村古村落开始修缮加固,整体村庄的保护、利用规划也正在编制中。

\

  民宿内的茶歇间

  季节的风,掠过流年的门扉,摇响了岁月的风铃,那些斑驳的记忆,依然会守着一寸天涯的时光,安静的向你倾诉梦里江南的浪漫。

  2016年10月27日,程长婴和合伙人投资的莲都区碧湖镇“欢庭·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项目举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

\

  美人靠:古代闺中女子轻易不能下楼外出,寂寞时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

  这个古老的村落开始了景观修复,一草一木、一石一路,都要有一种远古的味道和风情,都是一场今日向过往的穿越。

\

  吊脚楼:建在山体和起伏不平的地形上,廊道或前屋以木廊柱支撑,三面悬空,显得卓尔不群

  不论是那沿路的鹅卵石墙,还是青石铺就的村间小路,不论是远古时代的那古老的小水车,还是那个年代灶台上的锅盖。原来,修复的景观也可以将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充分释放。

\

  黄泥屋:“天人合一”的乡土建筑,与大地颜色一致,带着泥土的气息,仿佛从地里生长而出

  经过多方的保护性修复与改造,下南山度假村现已开始投入使用。村子虽然经过整修,但依然保存了村子原有的坐落和风貌,就连重新铺过的小路上也是找了老石头、石板补上的。村子里的房屋一般都是三开间或者四开间,内部为木构的建筑外是土泥墙,屋顶铺着整齐的小青瓦,呈现出典型的浙南山地建筑村落。

\

  木栏窗:具有古朴高雅的质感,山野大气象,浑然天成美

  每幢房就是一个住所,每个院子就是一道风景。

\

  马头墙:飞扬在村落上空,从高处往下看,产生万马奔腾的沸腾感

  下南山村不仅是古村整村保护+民宿打造的案例,在业态经营上也创新,项目方计划融合餐饮、咖啡吧、书吧、讲堂、农超、养生、手工等多种服务形式,构建成平台型的业态打造,并且计划充分运用线下资源,以“古村+众创”的互联网分享模式探索合作经营。

  原本房败墙颓的莲都区下南山村,村民搬迁后留下42栋古民居,经整体修缮保护,打造“精品民宿+文创基地”新业态。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古村落在其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已越来越凸显。古村落的重建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热点推荐

农家乐综合体

更多

避暑型农家乐

更多

星级农家乐

更多
Copyright 2009-2020 LSTV,All Rights Reserved
丽水市广播电视总台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浙ICP备05002140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丽水市广播电视总台 | 新闻热线:0578-266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