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徐晖

2017-05-17 08:58:28 来源: 丽水在线 
点击:

1、从去年3月10日起,我市进入了不动产统一登记新时代,那么《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前颁发的不动产登记还有效吗?哪些情况需要先更换原产权证书?更换原产权证书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徐 晖】:不动产权利人已经依法享有的不动产权利,不因登记机构和登记程序的改变而受影响。《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前,依法颁发的土地、房屋等各类不动产权属证书及相应的登记薄,继续有效。但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原则上应更换原产权证:
    一是原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用途或坐落不一致的;  
    二是权利人为自然人,房屋产权登记时间在2007年1月1日之前或是房屋产权登记时间在2007年1月1日之后,房屋所有权证附记栏记载有共有权人但无共有权证号的;
    三是土地使用权证发证日期在2004年10月份之前的。
    这里,我再提醒一下广大市民朋友,更换原产权证书需要提供以下资料:一是申请人身份证明;二是原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三是其他必要材料。

2、大家都知道“最多跑一次”是今年的重点改革工作,那么咱们不动产登记在这个方面主要有哪些措施?老百姓又可以享受哪些方便
【徐 晖】: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实施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改革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积极与地税部门对接,落实窗口设置、人员安排、数据推送等问题,共同编制“一窗受理”材料清单并对外公布,明确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在交易登记一体化的基础上,从3月27日起,设立“不动产交易、税收、登记一体受理窗口”,也就是说,办事群众办理不动产交易只需取一次号、排一次队,由前台综合受理人员统一受理房屋交易、税收、登记所需的全部材料,内部传递给税务部门,实行交易鉴证即办、税收申报联办的模式。
    同时,我们通过调整窗口设置、充实窗口人员、优化内部流程,实现一个窗口办结配号、交易、查档、纳税、登记、收费等事项,群众办一件事情由以前的“跑6处”变为“跑1处”,办理时限由原来的6天缩短至1小时。而且,在受理环节缴纳相关费用后,我们还将通过互联网+快递送达不动产权证书,真正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借此机会,我也专门向广大市民朋友简要介绍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
    一是加强导询服务,在登记大厅设导询服务台,只要办事群众到登记大厅,我们的导询员就会引导叫号、相关政策解答、表单填报、问题咨询以及材料预审等。
    二是开通网上预约,市民朋友可以通过丽水市不动产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网上预约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业务,可以减少等候时间。
    三是优化收费流程,我们加强了与财政部门的对接,从单一的现金缴费方式,增加到可以用支付宝、POSS机缴费等多种方式,市民朋友可以在受理环节缴纳相关费用。
    四是快递送达,我们还加强了与邮政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通过EMS快递直接将不动产权证书(证明)等送达不动产权利人手中。
    五是开辟“绿色通道”,我们还专门为重点企业项目以及老弱病残孕等无法亲自到登记大厅办理登记的市民朋友开通“绿色通道”和“预约上门服务”,实现特殊群体办证“零上门”。

3、有位网友问,现在买房贷款、子女入学、户口迁移等很多情况都需要不动产(住房)信息查询证明,请问如何查询个人的不动产信息,有没有什么便捷的方式?
【徐 晖】:确实在日常生活中,市民朋友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使用不动产(住房)信息查询证明。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权利人提供自身的身份证明可以查询,利害关系人提供身份证明、与查询不动产有利害关系的证明也可以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
    在现实生活中买房、卖房、担保、领取公积金等大量场合都需要使用不动产登记信息,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日常查询需求非常大,也产生了排队拥挤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专门引进了自助查询机,申请人可凭二代身份证原件在自助查询机上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打印不动产信息查询证明。
    同时,我们对有些身在外地的或不方便到登记大厅查询的市民朋友,还开通了网上房屋权属查询服务,有两个途径:一是关注丽水市不动产公众微信号,二是点击丽水市国土资源局门户网站http://www.lssgtzyj.gov.cn,只许点点鼠标或手机,证明就可快递送到家。

4、有网友,目前有一些储备土地被擅自侵占,乱倒生活、建筑垃圾等现象,影响了我们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下市国土局对这一块有哪些措施和打算?
【徐 晖】:好的。目前市区有收储土地近7000多亩,点多面广,管理难度较大,确实有部分储备土地被私自侵占,乱倒生活、建筑垃圾等现象,我们已经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具体包括:
    一是设立储备土地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专门经营管理储备土地。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储备土地相关管理制度。时刻掌控储备土地实际情况,做到对储备土地及时的监管;建立储备土地分区块管理,确保每宗土地都有专人负责,做到无缝隙监管;建立储备土地巡查制度,实行每日常态化巡查;与执法单位配合,定期开展整治行动,防止侵占储备土地现象发生。
    二是规范管理,通过建设围墙等形成封闭式管理,保护已收储土地不被破坏;对于已经存在问题的储备土地,通过限期整改搬离,设立警示标志等方式处理;同时根据土地实际情况,做好临时利用,从而减少储备土地被私自侵占现象。
    三是依法依规查处整改。建立依法依规处罚机制,对于储备土地范围内发生的侵占土地、违法搭建等行为,由专人告知有关责任单位或者个人,限期恢复原貌并退回土地,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依法转交有关执法部门进行处罚。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综合反映,我们将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国土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打击违法侵占行动中来,实行全民监督,通过市民投诉、媒体曝光等方式,加强对侵占国有土地的违法行为的监督。
    借此机会,我们也呼吁,请广大市民不要在储备地块乱堆乱放、乱倒垃圾,保护好文化墙,避免“脏、乱、差”,共同巩固创卫成果,共建文明城市。

5、农民建房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影响“无违建县”创建的一大重要因素。很多农民朋友都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审批,拥有自己的住房。请问徐局长,作为农民建房用地审批主管部门,你们今年有什么具体动作?
【徐 晖】:农民建房事关社会民生,也是农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为破解农民建房难题,近年来我们开展了“规范宅基地管理破解农民建房难”专项行动,将农民建房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乡镇,并安排专项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农村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建房用地需求。去年,全市安排农民建房专项指标1922亩,审批农村无房户、危房户15841户,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我们现在去农村可以看到,农民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今年,我们还将大力推行农村土地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在土地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机制,推动建立健全有利于“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布局调整”的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同时,继续安排专项用地指标,加大农民建房用地保障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农民居住条件,助推“无违建县”创建。

6、今年我市气候异常,近期降雨较多,容易引发地质灾害。那么今年我市的地质灾害如何防范,你们国土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徐 晖】: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升温状态,全球气候变暖和暖冬天气增大了我市汛期天气气候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预计2017年我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较频繁,气象年景偏差,气象灾害中等偏重。暴雨过程和暴雨日数均多于常年,而且强度偏强,其中梅汛期雨量比常年偏多,将出现较明显的降水集中期,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影响台风2~3个,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水天气频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
     我市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地区,并呈现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威胁性大等特点。面对今年以来地质灾害多发高发的严峻形势,全市各级政府和国土部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首先是坚决在汛期到来之前撤离所有已知隐患点上的群众,同时做好临时安置点的生活娱乐设施的配备,使群众在汛期远离危险区域。其次,全面落实24小时值班、群测群防、预警预报、灾情速报、应急处置等各项防灾措施,加强汛前检查和汛期险情巡查,遇恶劣天气时组织应急小分队24小时候命和灾情速报,及时做好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发现险情时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里,我也提醒农村山区村民注意以下五点做好预防地质灾害工作,一是在山区建房时注意不要进行高切坡,或者要对高切坡进行有效支护;二是遇下雨天气,山区房屋要注意房前屋后的排水沟是否畅通,出现堵塞需及时疏通;三是沿溪居住的群众汛期要注意溪水的变化,出现突然断流或者变浑浊情况时需立即向上游查看,防范泥石流的发生;四是汛期注意加强对山体进行巡查,防范崩塌、滑坡的发生。五是沿山沿溪居住的群众下雨天气要保持高度警惕,要加强巡查监测,发现问题要毫不犹豫的撤离危险区域。

7、我们都知道,我市极端天气频发,近几年连续引发重大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请问徐局,目前我市的地质灾害情况如何,政府对此有何对策?
【徐 晖】:我市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重点地区,97.8%的区域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目前,我市纳入监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691个,涉及147个乡镇、555个行政村,威胁人口达3.4万人。近年来,受极端气候频繁影响,我市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全市最主要的灾种之一,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防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484起,其中有人员死亡的地质灾害8起,因灾死亡50人,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加58%、60%、66.7%。特别是2015年“11·13”莲都区里东山体滑坡和2016年“9·28”遂昌县苏村山体滑坡,更加突显了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从今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防灾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各个环节,按照“主动减灾、积极防灾”和“避让搬迁为主,搬迁与治理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全面实施全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坚决搬、加快治、强化防、全面提”四大方面,全力落实隐患排查、巡查监测、预警预报、避让搬迁、排险治理等各项措施,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努力,全市基本消除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到2019年底,全市完成296个3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144个30人以下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和治理排险工程,总解危人口33600人。同时,对于当年新发生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到即查即治、不欠新账。同时,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政策体系,强化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和应急救援工作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连播

往期直播播放列表

更多

娱乐

关于我们 | 广告发布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技术支持 | 版权声明 | 编辑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