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共建文明城】文明,一座城的底色

2017-09-21 15:53:13 来源:丽水新壹周

记者 张靖婉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拥有怎样的底色、怎样的气质,才能与众不同、别有韵味?物质上的丰盈固然重要,而精神上的富足也必不可少。事实上,一座城市的成长和蜕变就跟人一样,不仅只有肉眼所见的城市建设及市容市貌变化,更重要的是看它由内而外的气质改变。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我市用一项项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拉开了创建大幕。特别是莲都区这个创建的主战场,各个相关部门团结协作,积极务实。从细节着手,补齐短板,为建设更加美丽、更高品质的城区而不懈努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过程中,居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并自觉地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全员投入、干群一心,丽水以强有力的推进手段,大踏步向国家文明城市目标进发。
 
文明礼让斑马线
在文明创建以前,城区的车辆驾驶人普遍缺乏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意识。而随着打造“文明交通最礼让城市”的开始,在持续开展了“礼让斑马线”集中整治、“礼让斑马线我最美”、“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干部我率先”等六大活动后,相关部门通过公交先行、严管重罚、党员示范、媒体曝光等途径,实现全市公交车礼让率稳定100%,出租车礼让率达95%以上,社会车辆礼让率达90%以上。
 
老旧小区改造
市区的许多老小区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基础设施破旧,居住在老小区里的居民生活有诸多不便。如今,经过改造,昔日看着难受、住着堵心的老旧小区被改造成道路整洁、管网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风格雅致、管理有序的新小区,生活品质提高了,居住环境改善了,居民的幸福感大大提高。
 
城市立面改造
受到施工工艺、材质用料以及时间推移等因素影响,市区部分老旧住宅外墙,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空鼓等现象。这看似小问题,实际上却对安全和城市的整体环境息息相关。据了解,截止7月25日,城区“城市立面项目”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修复外墙脱落174幢。其中,整体修缮为6幢,约16000平米;局部修缮点位共计230个,约54200平米。老旧小区外墙修缮后城市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提高了安全性,市民对此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静态交通设施改造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市区原有的停车位逐渐难以满足现在停车需求,导致乱停放现象严重。而相关部门通过新建停车场、合理施划公共场所停车泊位、规范停车秩序管理等举措,新增停车泊位9200个,极大缓解了市民停车压力,乱停乱靠少了,停车变得更加规范了。
 
集贸市场改造提升
多年来,由于市场处于长期管理不当,市场内商铺出售后市场方无管理权,且多数店铺集商用、居住于一体,市场开放经营等因素制约,使得市场内店招破损严重、占道经营及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文明形象。如今,城区21个农贸市场及专业市场改造全面完成,一改以往“脏、乱、差”的市场形象,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展示窗口。
 
综合文化活动服务中心改造
全区按照建设标准,新建改建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家,填补了之前办公场所面积不足,活动场所不足,很难开展各项活动的短板。如今在很多社区,党员活动室、科普教育室、普法活动室、图书室……一应俱全,基本服务功能完善,能更好地发挥社区文化建设中良好的载体作用,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活动场地。
 
道路设施建设
在文明创建以前,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文明交通意识不强,单凭人行道以及交通标线不足以规范他们的行为,人车混行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交通秩序混乱,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如今城区增设道路安全隔离设施3.6万米,实现人车分离,进一步改善城区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引导市民逐渐树立文明出行理念,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文明小巷创建
由于历史原因,分布在市区各处的背街小巷,大多数设计标准落后、配套设施不全,脏乱差现象严重,给市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改造背街小巷的项目开始后,共改造背街小巷96条,打造主题文明小巷94条,不仅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环境,还增加了许多文化、健康教育宣传内容,让背街小巷成为各有特色的文化小街,使得城市形象越来越好,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升高。
 
城市内河改造
丽阳坑承载着几十年城市发展“自残”的伤痛,成为市区最脏、最乱的黑臭河。在全面推进城市内河治理后,丽阳坑水系得到有效整治,丽阳坑入湖口水质“连升四级”,摘下劣V类“帽子”转为III类,水系全线向IV类水质逐步好转。“清凌凌的山泉水入城变成黑水流”,不再被沿线居民口口相传。河干净了、水变清了、鱼也多了,市区灯塔新村的“老丽水”们常常感叹:“30年前的那条丽阳坑又回来了”。
 
道路改造提升
丽水历史悠久,老街历经沧桑,杂乱交错的电线、满是补丁的车行道,坑洼不平的人行道,破旧的设施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符,更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继市区花园路、大洋路改造后,中山街改造提升全面推进,改造路段北起人民街,南至大猷街,改造道路长2370米。改造内容包括道路、六大管线、绿化、路灯、交通设施等,将分段打造成8个不同特色的街区。其中,丽阳街至灯塔街、灯塔街至继光街、继光街至解放街三个路段的改造工程即将完工,可以预见,道路平坦整洁,“补丁”消失;电力管线、弱电管线整齐有序;雨天时,路面再也不会积水;道路两旁的绿化树种焕发勃勃生机……这些都会成为中山街的“常态”。
 
市民文明素质大提升
创建前,城区内乱扔乱倒垃圾、随地吐痰、在禁烟场所吸烟、宠物随地大便主人不处理等市民不文明行为多有发生,市民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相关部门通过从市民群众日常生活所关注的方面和行为规范入手,发布《丽水文明十条》,开展“礼让斑马线 文明过马路”“排队守序我最美”“整治不文明行为我参与”等一系列文明素质提升行动,逐渐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主动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的司机多了;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的乘客多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的现象少了……文明新风尚日益浓厚。
 
美丽楼道创建
在城区部分老小区的楼道里,长久积累的脏旧灰尘和各种野广告满墙皆是,楼道脏乱、路灯不亮、扶手破损、栏杆锈迹斑斑等问题普遍存在。现在,共9500条楼道被粉刷一新,并打造了1700条“美丽楼道”。通过张贴公益广告、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照片等装饰,整修后的楼道面貌焕然一新,不仅解决了环境卫生问题,还使居民的精神文明在无形中跃上一个层次。
 
雨污管道铺设
创建之前,城区部分地面坑洼,雨污水合流,时常会溢出路面,恶臭难耐。如今,累计完成雨污管网铺设93.6公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乡村学校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乏,被占用挪用现象常见。为了让乡村的孩子在课余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在做好中央文明办扶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共投入自建资金2000多万元,落实运转经费395万元,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127所,实现全市乡镇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全覆盖。
 
市民志愿服务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前,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少,工作缺乏常态、长效的机制。如今,志愿服务成为市民奉献爱心的主要形式,全市累计已开展千人志愿活动73次、万人志愿活动45次,日常志愿服务8000多次。在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开展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在公共场所、景点景区和服务窗口设立文明引导员,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队,如“小荷”志愿服务队(现已是116支分队12000多人的大型志愿服务联盟)。
 
乡村移风易俗
一直以来,农村卫生环境脏、乱、差,婚丧嫁娶攀比等不良风俗多有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些滞后。如今,全市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并重点针对铺张浪费、厚葬薄养、婚丧大操大办等开展专项整治,大力推动丽水“乡村春晚”蓬勃开展,乡风文明之风吹拂丽水大地。借助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进“小城镇文明行动”,重点实施“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4项行动,全市已开展集中整治1900多场,治理农村陋习2700多起。
 
如今,丽水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山区城市,正以如椽大笔,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新角度、大气度和人性温度,文明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背景墙、文化因子、城市性格。

热点推荐

生活热线

18605788890
Copyright 2009-2020 LSTV,All Rights Reserved
丽水市广播电视总台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浙ICP备05002140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丽水市广播电视总台 | 新闻热线:0578-266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