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绿色人才战略成丽水绿色发展之关键

2018-08-23 19:35:26 丽水在线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丽水正经历关于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 《组织人事报》记者俞嘉骏带您深入探寻丽水的绿色发展的关键,请看本期特稿~

 

绿色人才战略成丽水绿色发展之关键

  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先后经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通过改造、利用自然而创造的文明成果,推动人类社会迅猛发展;同时,工业文明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和改造,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工业文明时代现有的形态上,承认自然与人类是两个平等的主体,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关乎人类文明发展新征途。

  这条关乎人类文明发展新征途路在何方?近年来,浙江丽水用自身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在今年4月26日召开的第二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丽水工作。

  围绕“两山”理论,丽水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让环绕的绿水青山加快释放生态红利。丽水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推动自然资本和城市乡村大幅增值,使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2002-2017年,丽水GDP从185.10亿元增长到1298.20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92亿元增长到180.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2.15亿元增长到112.91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2.16:1,农村居民收入增辐连续9年全省第一,城乡统筹水平进入全面融合阶段。

  日前,在参加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际研讨会后,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格雷琴·戴利(Gretchen Cara Daily)兴奋地表示:“丽水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标杆城市进行先进典型推广,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样板。”

  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政策、金融、人才无疑是三把金钥匙。这其中,绿色人才战略在丽水绿色崛起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人才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创新活动中,是最活跃、最能动的生产要素。丽水市36万人才大军充分发挥第一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付出了智慧和汗水。

 

 

吹响现代版田园牧歌,生态产业化闪现人才智慧

▼寻找“生态精品”的市场之路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70%的户籍人口是农民。在丽水的乡村,房子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门前是层层梯田。时而,太阳把山、水、屋、人染成了一片金黄;时而,山、水、屋、人成了云雾中的点缀。

  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中国人眼中的田园牧歌就是如此。

  丽水山好水好空气好,全年温暖湿润,具有明显水平地域性和垂直差异性山地立体气候。优异的生态环境,成了丽水发展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环境下以传统生态生产方式“耕作”而出的农产品,一定是“生态精品”“健康良品”。但丽水的农产品生产方式的“低小散”,无疑有着田园牧歌的痕迹,与现代社会“农产品”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差距不小。

  如何吹响现代版田园牧歌,让生态产业化?

  2012年3月,丽水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理念。提出“‘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要求,‘特色特产、绿色精品、生态高效、错时错位、专业规模、优质优价、文化创意’方向”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要把“农产品”变“商品”、把“山货”变“网货”,就需要一个品牌来引领、来统筹、来背书。“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因此应运而生,这是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的地级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其商标已正式被国家商标局批准。

  “丽水山耕”是丽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名片”:

  2017年,“丽水山耕”销售额38.7亿元,增长158%;平均溢价33%,品牌价值评估达26.59亿元。真正实现让“山货”走出“山门”。

  在发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创建“丽水山耕”品牌的背后,闪现的是人才的智慧。

  说到龙泉,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是宝剑。然而,“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龙泉,老百姓现在有了另一把“宝剑”——竹子。同样品种的冬笋,别人只能卖出6.5元一斤,龙泉人却卖出了65元一斤的高价,秘诀何在?

  在龙泉的竹农中,这几年流行一句话:“穿着短袖挖冬笋”。一般来说,冬笋开挖都要等到11月份,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穿上了秋冬衣服;而在龙泉,冬笋最早可以在9月份开挖,竹农这个时候还都穿着短袖。在城里人都喜欢尝新鲜的今天这2个月的时差,为龙泉人占尽了先机。

  2006年,龙泉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批准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后,“龙泉市竹产业提升工程”随即启动。而在这个工程里,“冬笋早出定向培育技术”就是一个重要内容。

  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副所长金爱武(现任丽水市政协副主席、市农科院院长),就是龙泉人“三顾茅庐”请来的竹产业首席专家。他指导竹农进行“精准”的施肥,还把自己的发明专利——通用肥带到了龙泉。一杆翠竹,吃出了新味道,成了龙泉人的“绿色银行”。

  丽水学院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廖峰,是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长期从事农产品品牌传播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整合丽水学院专家团队制定发布《丽水山耕团体标准》,协助组建品牌认证联盟,打造全国首创、农业版“浙江制造”;协助“丽水山耕”成功注册工商总局32、35、36、39四类商标。同时,他还推进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丽水市市场监管局合作,成立“丽水山耕生态精品农业品牌指导站”,并出任副站长,开展全市农企品牌建设培训和指导工作,为丽水山耕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做出了贡献。

  廖峰希望,继续借助“丽水山耕”这个大平台,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中体现当代地方高校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

  人才,加快了丽水生态产业化的步伐。

  目前,丽水市通过“人才金桥”工程已与35所国内重点高校和12家国内外知名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建立人才合作长效机制。通过“人才金桥”工程,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副主任、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副院长贾利蓉博士与丽水队长食品有限公司达成技术合作意向。

  丽水实施“百名博士入百家企业人才引领计划”,为“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挂职浙江田地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省农科院姚燕来博士,为企业引进除臭微生物菌剂、促生微生物菌剂,培训企业技术人员服务松阳县茶产业发展,有效改良了茶叶种植土壤,提升了茶叶品质。

  丽水市还充分发挥高级人才联合会农林专家委员会的作用,针对“农旅融合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松阳县茶产业转型升级”等开展调研,形成意见建议报送政府和有关部门,并对“铁皮石斛、皇菊、花海”等基地开展实地指导。

▼“缙云烧饼师傅”,让“小烧饼”登上“大舞台”

  “炉传三百世,饼香五千年。”缙云烧饼历史悠久,但缙云烧饼行业一直是零散经营,由烧饼师傅带着一个桶和一张桌走南闯北,未能形成一种规模化产业,也没有打造出一个叫得响的区域性品牌。

  鉴于缙云烧饼行业的现状及其蕴藏的深厚潜力和商机,缙云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高起点定位缙云烧饼品牌,全面统筹谋划,积极组织实施,以追赶沙县小吃为目标,着力把缙云烧饼打造成“东方披萨”。

  为迅速推动“缙云烧饼”产业品牌化建设,增强市场影响力,缙云运用现代产业经营模式来培育缙云烧饼品牌,即统一注册商标、统一标准门店、统一产品种类、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经营标准、统一培训工作和集中宣传营销、集中挖掘文化。同时,按照“培训机构基地化,培训内容系统化,从业人员专业化”的思路,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目前,丽水已成功打造了一批制作技能过硬、吸引力强、影响面广的“缙云烧饼师傅”,打响了“缙云烧饼”品牌。

  据统计,“缙云烧饼师傅”开办的415家示范店遍布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世界各地,2017年从业人员1.5万人,实现产值15亿元。

  近年来,像“缙云烧饼师傅”这样的农村实用人才在丽水还有不少,他们积极发挥着科技致富典型示范作用,努力惠及周边农户,他们的共同名字就是──丽水农师。

  2012年,丽水市启动“丽水农师”人才品牌创建工作,以人才品牌建设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和培育工作,有效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科技含金量。目前,全市现有农村实用人才97953人,在全市人才队伍结构中,农村实用人才占22%。全市拥有“丽水农师”子品牌20个,如莲都区“乡村能人”子品牌、龙泉市“龙泉农村技师”“龙泉安仁鱼头师傅”、青田县“侨乡农师”、云和县“云和师傅”和“云农高师”、庆元县“菇乡师傅”、缙云县“缙云烧饼师傅”“缙云爽面师傅”和“缙云茭白师傅”、遂昌县“电商新农人”、松阳县“松阳茶师”和“松阳工匠”、景宁县“畲乡农师”“畲乡月嫂”等。近三年来,共培训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经营能手类丽水农师5万余人。

  和“缙云烧饼师傅”一样,“丽水农师”吹响了现代版田园牧歌。

  丽水有八大优势精品主导产业:笋竹、茶叶、食用菌、水果、蔬菜、畜禽、油茶、中药材,如何在淘宝网上占一席之地?一个名叫潘东明的年轻人引领了农村电商梦。

  他从上海大企业辞职回乡,号召乡亲在网上创业,并免费教大家开网店。在他的带动下,一个人口只有23万的小县城,已开出1800多家网店,有6000多人从事网店经营,2017年实现销售总额15.23亿元。他所引领的“遂昌模式”,被认为是中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发展的新模式。

  明代占雨曾以“春色漫怀金谷酒,清风雨液玉川茶”的妙句描绘当时松阳茶叶的品质。松阳是中国名茶之乡,2017年,茶产业实现产值近百亿元。

  近年来,松阳县提出了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的目标。针对全县10万多人从事茶产业,但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不能适应产业迅猛发展的要求的情况,松阳专门制定《关于打响“松阳茶师”品牌培养松阳茶产业人才的实施意见》,实施“松阳茶师”百千万工程。松阳让评出的“松阳茶师”,通过与其他从事相关茶产业的人员交流信息、传授经验技术、实地指导生产等,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提高茶园园艺、茶叶加工、茶叶营销等方面的本领。

▼“产学研结合”,让“丽水三宝”成为大产业

  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青田石雕历史都非常悠久。

  “丽水三宝”,不仅是丽水生态文化的一个代名词,也是田园牧歌式农耕文明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在丽水,能让外地客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除了山水,还有“丽水三宝”。必须打通历史经典“丽水三宝”产业之路!

  丽水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复兴了传统产业。通过“丽水三宝”本土专家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名校合作,着力破解“三宝”产业化难题,带动从业近6万人,创办企业2000多家。

  挂职龙泉市金宏瓷业有限公司的丽水学院胡笑奇博士,开展“基于逆向工程的青瓷工艺品数字化设计与研究”项目研究,产品的设计周期由原先的20天缩减到3天,帮助企业成功申请4项实用新型专利;此外,5项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据统计,2015年,全市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62.41亿元,增长速度位居全省首位。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为5.7%,比2014年提升1.1个百分点,首次跻身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文化制造业是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主体,增加值为40.82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65.4%。其中,云和木制玩具、龙泉青瓷宝剑和庆元铅笔产业发展最为快速和健康;

  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6.61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人才驱动产业生态化,支撑绿色发展

  2010年,在行业内具有非常影响力的上市公司——四川科伦药业收购了浙江龙泉国境药业,并将集团的生产基地整体搬至龙泉。

  为何如此?因为空气!

  每立方厘米空气的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800个,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全省第一,丽水是全国空气质量十佳城市中唯一的非沿海、低海拔城市。

  企业生产所需的空气过滤网,原来在成都生产时,需要3个月更换一次,而在龙泉生产可5个月更换一次,每年可节约成本近200万;水净化处理成本,每年可节约150万元。

  2017年,国镜药业在龙泉市工业十强企业中排名第一,业绩在科伦药业的87家分公司中由倒数跃升至前列,实现工业产值2.8亿元,上缴税费1200余万元,成为全省健康医药产业的标杆企业。

  这是丽水生态优势,给企业带来了“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这也是丽水在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生态化,探索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必须用“绿色”理念,靠人才来驱动。

▼如水纳爱斯,真水无香

  2018年7月11日,丽水市杰出人才、丽水市发展贡献杰出人物、丽水市高级人才联合会经济管理专家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国洗涤用品行业领军人物纳爱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庄启传不幸病逝。

  2018年7月12日晚上9点,记者站在丽水南明湖之滨。对岸,绚丽的灯光,在夜晚与湖光山色交织间,把纳爱斯集团勾勒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此刻,记者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纳爱斯集团前面是南明湖,水质保持在国家二类水的标准,右边是浙西南的名山万象山,是一座森林公园;一家位居全国肥皂行业第一、全国洗衣粉行业龙头企业,竟然能与水质清纯的湖区相伴,能和起伏的山峦为邻!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纳爱斯企业文化核心: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企业利万众而有成;真水无香,却纯净透明,源远流长。

  纳爱斯独具特色的“先环保,后生产”理念,持续引领绿色工程的实施。纳爱斯厂区在当地被广泛赞誉为花园式绿色厂区。

  在洗护发、口腔护理、健康家居护理等系列产品上,纳爱斯均融合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研发理念,研发的无磷洗衣粉、天然皂粉、洗衣液、洗洁精等产品,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主要产品还入选《中国制造2025》首批绿色制造榜单。

  纳爱斯绿色发展的成功,不仅有如庄启传这样的杰出人才,更有一大批人才的支撑。

  2016年集团杭州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中心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占研发总人数的近60%,被认定为“轻工业洗涤剂重点实验室”。

  纳爱斯绿色发展战略,也得到了丽水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丽水市的毛竹产业与安吉、临安等地相比,区域特色更加明显,不仅短期的发展速度惊人,而且在高效竹林培育技术及参与式推广方式上,以及在竹筷、竹炭竹醋液、竹胶板、竹纤维等方面都处在全国领先地位。有业内专家认为,“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过去看安吉,现在是丽水、安吉一起看。”

  纳爱斯集团提出,开发竹炭、竹醋液系列洗涤产品,需寻求竹炭方面的研究专家进行技术帮扶。丽水市通过专家对接平台为其匹配了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才、浙江农林大学张文标教授。今年6月,挂职纳爱斯集团的张文标教授邀请了国内外竹炭、竹醋液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和企业家代表120多人齐聚丽水,为纳爱斯集团项目推进及全市竹产业提升发展服务,已帮助纳爱斯集团研发成功三款竹炭、竹醋液洗涤产品。

▼让祖国的竹子“盛产”出富含高科技基因的“果实”

  在素有“天然氧吧”“浙江绿谷”之称的国家森林城市——丽水,有这么一家企业,它的产业与森林息息相关,它就是富来森集团。富来森意为,财富来自森林。

  目前,浙江省富来森中竹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了“以食用菌产业为基础,以炭产业为核心,延伸发展超级电容电极炭材料(也称超级电容活性炭)、生物质气化发电产业。目前,富来森已占据了超级电容电极炭材料行业的领先位置。

  从单纯经销食用菌、竹炭产品延伸到高新技术行业的华丽转身,富来森集团如何来实现?走高科技之路,靠的是人才。

  陈再华,丽水市高级人才联合会理事,高新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日本千叶国立大学博士学位、横滨国立大学博士后。浙江省富来森中竹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2008年7月,陈再华放弃了日本优厚的生活条件,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加盟“富来森”。带着一堆研究项目和新技术,同时也带着为超级电容器材料产业“民族化”的梦想,让祖国的竹子,也能“盛产”出富含高科技基因的“果实”。

  陈再华研制成功的超级电容电极炭材料,在外行人看来并不怎么起眼。但是,利用这种电容炭做成的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绿色新型储能元件。这种电容器电池除了代替一般电池功能之外,其应用领域已经涵盖:工业电器、消费电子、交通运输、绿色能源,以及军事五大方面。

▼带“氟”回家到“绿谷”

  培育发展环境偏好型产业,是丽水产业生态化一个重要战略。

  丽水“十三五”要重点打造“195”生态产业体系:“1”就是建设生态旅游名城,把生态休闲旅游业培育为千亿级的第一战略支柱产业。“9”就是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精品农业、节能环保产业、信息经济、新材料产业、文化产业、绿色能源产业等九大百亿级产业。“5”就是积极拓展农家乐民宿、机器人制造、电子商务、时尚革制品、资源型精加工业等5大新增长点。

  生物医药产业,是“195”生态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点。

  最新数据表明,2017年丽水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完成税收1.93亿元,同比增长40.08%,税收占全部工业税收总额的23.5%,成为开发区亩均贡献最大的产业。

  卢寿福博士,丽水市高级人才联合会副会长,高新技术专家委员会会长。卢寿福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习期间就着手氟代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2000年,卢寿福博士作为特殊人才受聘于德国拜耳制药集团。

  在此期间,卢寿福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彼时,中国大地也正掀起一轮轮发展高潮。

  2007年,卢寿福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创办了艾琪康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公司创业团队重点开发的潜能新药研发中间体产品被业界看好,形成了遍及北美、东西欧及日、韩、澳等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客户网络。2013年,丽水绿氟科技有限公司在被誉为有“浙江绿谷”之称的丽水经济开发区成立。

  从回国落地张江药谷,再到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丽水绿氟科技有限公司,他终于将艾琪康打造为医药、医药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合成的研究、开发和销售集为一体的技术研发公司。

  “别人问我为什么到丽水?我说,因为丽水是我的家乡。丽水对人才的重视和创业的优厚政策同样吸引我。”面对记者的提问,卢寿福如是说。

  诚如卢寿福所说,近年来丽水对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店小二式”的服务,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留得安心、顺心、舒心。

  不仅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更大力度集聚人才,出台了多项政策政策。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和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在全国首创附带金融功能的高层次人才系列卡(证),凭此卡可享受就医、车辆年检、金融服务、子女入学、出入境服务等18项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现人才服务“一卡通”;组建“人才之家”,成立丽水市高级人才联合会和丽水市博士联谊会,联合会下设高新技术、农林、教育等10个专家委员会。通过定期开展联谊活动,在增强人才归属感和获得感的同时,实现智力强强联合。

让美变得更精致,人才引领生态服务业

  画乡莲都、剑瓷龙泉、世界青田、童话云和、菇乡庆元、黄帝缙云、五行遂昌、田园松阳、畲乡景宁……浙江丽水向世人全方位展现出迷人的魅力。习总书记曾用“秀山丽水、天生丽质”赞美丽水。

  美是竞争力,更是产业。201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644.37亿元,同比增幅20.26%,已超越黄山市旅游总收入。

  不久的将来,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打造干亿级的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实现“十三五”期末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旅游总投资累计1000亿元,作为生态服务业的旅游业,跃升为丽水市龙头产业地位将会变成现实。

▼新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古堰画乡素有艺术之乡的美誉,是“丽水巴比松油画”的发祥地。

  以“回归自然”为宗旨的“巴比松画派”,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巴黎南郊的巴比松村孕育诞生。100多年后,坐落在中国丽水瓯江河段的古堰画乡,也诞生了一批专注于表现家乡风土人情的画家,形成了独特的丽水巴比松文化。

  近年来,古堰画乡所在地莲都区大港头镇河边村,向绿水青山要效益,大量游客来到了古堰画乡,民宿产业替代了粗放的木制品产业。

  民宿,成为丽水旅游发展一个重要载体。

  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统计,丽水全市农家乐民宿共接待游客614.82万人次,同比增长22.39%;实现营业总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35.2%。目前,全市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3900余家,从业人员4.5万余人,餐位26.75万个,床位4.76万个。

  住在装修精致、服务周到、设施现代化的民宿里,体验当地自然美景、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是大部分入住民宿的城市人的向往。这种体验方式从本质上看,是民宿入住者在物理条件上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与意念上探究农耕文明完美结合。

  这种结合,会让美变得更精致。但对大部分从田头走来的民宿主人来说,无论从理念、学识、技能都存在巨大的落差。让美变得更精致,必须靠人才来引领。

  据统计,丽水各县(市、区)共投入350余万元委托知名专业团队编制县域和特色村民宿发展规划。如莲都区12个特色村每个村都有一个设计团队和专家指导团提供规划设计服务。景宁县坚持农家乐民宿“无设计不建设”,邀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设计,并按照农户自付30%、财政70%的比例补助经营户设计费,最高补助不超过3万元。

  全市组建了农家乐民宿专家库,对农家乐民宿创建项目实行项目评审制。截至2017年底,全市110余人获得民宿管家证。

  丽水学院推出了旅游管理(民宿管理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授民宿发展概论、民宿营销、民宿运营与管理、民宿管家服务、民宿餐饮管理、民宿客房管理、民宿质量控制与标准解读、民宿产品设计与特色文化等课程。

  美丽乡村正吸引着更多的80后、90后年轻人走进乡村,兴起新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浙江城市空间建筑规划设计院负责人应炜,在今年5月开启的“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活动中第一个报名。他拟合伙的是缙云县方溪乡北坑村。该村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具有传统特色的泥墙老屋古民居保存得非常好。他打算带领设计团队,先期投入三四百万元包装设计高端民宿,合力发展乡村旅游。

▼解开空气、气候、养生之间奇妙方程式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及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丽水先后斩获“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摄影之乡”“国际休闲养生城市”等诸多美誉。

  山林茂密、人口稀少,森林近在咫尺,丽水具备“宁静”的休闲养生气质。相比于大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处于长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黄金节点上的丽水,正是一个理想休闲养生之所。得益于这片山水养生胜地的滋养,到2013年底,丽水百岁老人及以上老年人就有186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8.33岁,比国内平均水平高3.5岁;2015年,全市新增百岁老人为81位;2016年新增百岁老人97位;2017年新增百岁老人121位。中国长寿之乡名不虚传。

  利用好气候养生资源,加快发展养生养老旅游产业,是丽水人才工作必须解开的一道关于空气、气候、养生之间的奇妙方程式。

  去年,“五养大师健康园”全新亮相于瓯江之畔。2015年,五养大师健康园的负责人孙爱平,被丽水市政府评为“五养保健养生大师”,主修中医养生及中医美容治疗,擅长中医养生、经络养生。在这里,外地的游客可以接受到来自丽水五养大师专业细致的养生服务。

  培养“五养”技能大师,是丽水人才工作解开一道关于空气、气候、养生之间的奇妙方程式的一个妙招。

  丽水市“五养”技能大师是指与养生养老产业紧密联系、又富有丽水本地特色的丽水市以中医养生保健、疗养康复、医学美容、心理咨询等医护为主的保健养生技能大师;以中式烹调、西式烹调、代表性农家乐等为主的膳食养生技能大师;以茶叶加工、茶艺表演等为主的茶艺养生技能大师;以摄影、摄像为主的风情影像技能大师;以导游、专题讲解为主的休闲导游技能大师以及以石雕、根雕、木雕、书法绘画等为主的特色工艺技能大师。

  丽水市“五养”技能大师,是达到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行业领域中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技能人才。从2014年5月起。丽水开始启动培养选拔一批与养生养老产业紧密联系、富有丽水本地特色的技能大师。2014、2015、2016连续三年已评选出三批共180名“五养”技能大师。

未来,用绿色金融人才撬动绿色发展

  绿色金融是金融业和环境产业的桥梁。发展绿色产业,我国目前存在着巨大资金缺口。据专家测算,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10%至15%绿色投资需求。这意味着,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是必然的选择。

  据相关业内人士初步估算,在丽水的绿色产业开发中,金融需求巨大,比如:特色小镇开发、上市公司的转型升级、丽水山耕品牌打造,如此等等,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撑,经过绿色产业链的不断打造整合,丽水的绿水青山才有可能发展成为更大更强的金山银山。

  据了解,丽水的金融政策目前已具有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基础。例如,省市财政每年给予支持的丽水汽车空调协同创新平台,如果用引导基金模式,就可以建立一个数亿的创新基金。丽水山耕系列农产品品牌的打造,也具有建立供应链金融的基础,完全可以和上海、杭州等终端渠道集团合作,实现产业链联动效应。

  据悉,丽水将加大金融人才的引进力度,金融人才开发将是下一步丽水绿水青山战略的重要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更多

娱乐

关于我们 | 广告发布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技术支持 | 版权声明 | 编辑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