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照乡:凝心聚力铸“茶城”

2018-10-30 16:41:51 来源 景宁县镇治办 
点击:
\
  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后,澄照乡以“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为总方向,打造一支勇担当、敢克难的澄照铁军队伍,鼎力建设“幸福澄照、山韵茶城”。
  一、乘势而为,坐不住、等不起
  紧跟发展趋势,将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大赶考”特色亮点工作,主动申请从原来计划2019年达标验收的乡镇,提前一年到2018年实施。
  二、精准发力,激热情、铸合力
  (一)以目标为引领,确立三大原则,贯穿始终
  一是依靠群众为本原则。在规划设计阶段,把群众当作“出题人”,充分听取、吸纳群众意见;在整治阶段,要求群众争当“主力军”,激发更强烈的发展欲望成为整治的第一推动力;在项目推进阶段,要求群众成为“监督者”,日常巡查和常态反馈相结合,把好项目进度关、质量关;在小城镇结束后,让群众成为“受益者”,整治后能吸引工商资本,带动产业发展,让群众富起来。
  二是立足长远是根原则。整治的最终目的是共享美丽环境,实现村民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为此,在工程质量上立足长远,坚持质量第一,把澄照质量、澄照标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以质量赢得新的竞争力、赢得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项目功能定位上立足长远,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三是差异化发展是魂原则。以“幸福澄照、山韵茶城”的主题定位,把茶文化作为澄照最显著的特色标识,将“茶文化”充分融入到规划设计中、项目建设中,综合体现茶乡特色、景区格局、副城窗口、特色经济、秩序井然,打造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交相辉映的功能区,融入全域化旅游。
  (二)以规划为动力,重视四个方面,谋定后动
  一是高度重视,提起规划先行的“领子”。把规划摆在首要位置,邀请了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规划制定,要求规划团队按照因地制宜、展现活力、量身打造的总体要求,把凸显“幸福澄照,山韵茶城”的目标贯穿整治全过程,把本地的人文底蕴挖出来、把富有活力的产业融进去。
  二是全面公开,培育群策群力的“引子”。秉承好想法、好创意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走访了20位退休干部、48位村内70岁以上老人以及23位外出创业人员,征得意见108条,吸纳创意56个,通过与规划设计团队21个日夜兼程的共同努力,及全体干部的集体5次审查,绘就了澄照的发展新蓝图。
\
  三是打磨细节,夯实精雕细琢的“底子”。在项目设计阶段,澄照团队对于每个细节都有严苛的要求,如商业一条街上的灯笼图案经班子会通过方才定稿,夜间景观灯的配色、位置更是做了15个设计效果图,有的设计图纸改了不下10次才定稿。
  四是彰显特色,抓好业态融入的“链子”。围绕“一市一带一园一馆”的空间格局,全力完善茶制作观摩厂区,打造茶文化入口景观带,提升茶青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茶科普园,布展茶文化展览馆,使小镇的老百姓成为知茶、懂茶、种茶、卖茶、品茶的新型居民。
  (三)以整治促发展,三个“不遗余力”,多管齐下
  一是内外兼修,齐头并进,综合整治不遗余力。在整治前,健全领导小组,组织力量进行由上而下、由面及里立体式排摸,排摸出的问题点位均予拍照入库,针对实时变化的新增点位也一并列入整改库,让群众了解、支持、参与到整治大军中,大面积、大体量的消除乡域“脏乱差”现象。在整治中,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同“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创“省卫”等组合拳紧密结合起来,对标创建标准全面打响“违建清零战”、“蓝色屋面剿灭战”“厕所革命战”三大战役。累计完成了各类整治点1890余项,其中整治乱搭乱建300余处、蓝色屋面150余处、乱堆乱放1000余处、违法小广告等乱贴乱画280余处、乱停乱占90余处、乱摆摊5处、清运垃圾100余车,从根本上去除了长年积弊顽疾。在整治后,通过环卫保洁末尾淘汰制、违建管控首问制、网格长制、美丽积分制、黑名单制等机制创新,从制度上去管护来之不易的环境整洁,加快老百姓不文明行为习惯的转变,为生态宜居提供保障。
\
  二是因地制宜,搭建平台,共建共享不遗余力。在绩效督促上,推行“网格长”制,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区域范围划分为12个网格,一个班子负责一片责任区,带好一支队伍,各责任区块挂出作战图、时间表、任务条,建立一周一汇总、一月一例会等制度。在比学赶超氛围营造上,出台“美丽积分制”,实行不定期检查攒积分行动,奖励做得好的农户一定积分,做不好的减分。村集体开办美丽营业厅,农户可按积分到美丽营业厅兑换书本、肥皂、牙膏、牙刷等物品,形成晒积分、比赶超的深厚氛围。在全民参与上,坚持每月开展“全民洁净日”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全域洁净大比拼”和“美丽庭院创建擂台赛”等活动不仅清理了边边角角,更让老百姓养成了要整洁、讲文明的好习惯。
  三是注重特色,功能为上,项目推进不遗余力。全乡以产业发展、功能完善的视角谋划项目,安排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全部用于入口景观、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星级公厕、节点景观灯等小城镇配套建设,总项目数达到20余个,于9月底顺利完成所有项目建设。
  三、金石为开,得成效、构蓝图
  (一)乡容镇貌发生蝶变。彻底解决了“蜘蛛网”、“飞线”丛生的乱象,蓝色屋面赤膊墙消失了,路面干净了,家禽散养现象没有了,家家户户有了漂亮的小庭院,车乱停、道乱占等不文明现象得到彻底改变,车让人等文明出行意识明显增强。三石村也成为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样的示范村,先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浙江省“先锋工程”创建五好村、丽水市文明村等殊荣。
  (二)产业基础更加厚实。通过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改造茶青交易市场,规范了茶农交易,进一步扩宽了茶产业链,村民由原来的以销售茶青为主转变为集制茶、卖茶、品茶为一体的茶农,提升了茶产业附加值,茶叶经济收入增加30%。全乡新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20家,新开茶叶店15家、茶室5家。此外,积极探索食旅融合之路,推出“茶宴十碟””,已在30余家民宿、农家乐推广,获得游客的一致好评。
  (三)区域功能更加齐备。通过梳理、保护和整治街巷、院落等原风貌建筑,提升停车场、茶文化公园休闲区、茶科普园、茶文化展览馆、茶园游览观光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新老对话”的空间层次,使现代化旅游风情乡镇的区域功能更加齐全,形成生态宜人的乡村格局。
  (四)干部队伍得到锤炼。不管是眼界视野的拓宽,还是攻坚克难的能力提升,都是历年来变化最明显的。不管是群众的发动,还是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都达到了空前高度,锻造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大仗、能打胜仗的铁军队伍。
  (五)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干部也深刻的感受到,村民与我们的每次问候更信任了、每次交谈更贴心了、每个微笑更甜美了,整个村庄处处充满了和谐幸福。
  (六)文明指数不断攀升。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带来质的飞跃,门前垃圾包干了、车子不会乱停放了、垃圾开始分类了、移风易俗意识加强了,整治整出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更多

娱乐

关于我们 | 广告发布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技术支持 | 版权声明 | 编辑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