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疆留什么】丽水援疆教师团队风采展(三)浓墨重彩写华章

2022-12-19 11:47:37  
点击:
庚续援疆使命担当 谱写组团援疆篇章
援疆教师 蓝庆淼

去年九月,作为“援疆人”的一员,带着支援边疆教育的情怀踏上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征程,开启了人生新旅程。
一、明晰思路,共筑网格家园
进疆后,面对陌生环境、陌生团队、陌生学校,作为网格长和受援学校副校长,常思如何带领好团队、援疆工作支点在哪里、如何有效发挥组团援疆效能等问题。提炼形成了以“一个援疆中心、四大工作载体、五维工作目标”的“145”导图式推进初中组团教育援疆工作。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团队建设,加强网格团队融合,致力于把第四网格团队建设一个既有援疆制度又有生活温度的集体。
二、携手并肩,倾情教育帮带
在有限的援疆时间里,把传帮带工作作为重要任务,让传帮带清单化,协调推进组团式传帮带工作。
在首站浙阿基础教育大教研联盟活动中,团队老师勇担当,承担示范课、讲座、评课、辅导徒弟上课等,树好援疆形象。一年来,团队共12人次参与此类活动,在新和二中的场景上了中央电视台《振兴路上》栏目。
通过听课上课、参与教研活动、上示范课等融入学校、辐射集团。一年来,结对集团年轻教师25人,开展了11次主题讲座、示范课23节、送教19次、讲座27次、优质课推送47节、后方同步课堂38节和讲座6场。指导徒弟在年轻教师素养大师赛中共荣获7个一等奖,结对徒弟一年共获奖60多人次,有效撬动年轻教师发展。初中团队教育传帮带呈现出“以绿带红、以红衬绿、红绿融合、共同发展”师徒互助共成长的良好局面。
三、朗读高手,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推广
丽水援疆指挥部牵头创设“我是朗读高手”品牌活动。作为“我是朗读高手”项目负责人之一,团队以“两栏三导四进五融合”模式,组织开展了校园集团赛、乡镇校园月赛、乡镇社区赛、专题赛、现场PK赛等活动,涉及全县140所中小学、幼儿园及各乡镇农牧民参与。活动重心下沉、更接地气、更走向乡村、走进农牧民,有效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和乡村文化振兴,让“我是朗读高手”触角延伸到基层。
创新开展了“五小”石榴籽(小小主持人、导游员、宣讲员、播音员、记者等)暑期社会实践训练营活动,把“我是朗读高手”高点得到升华,把活动成果赋予生命。浙疆两地10万多学生以不同形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交流学习,让“我是朗读高手”广角实现浙疆互动。
四、融情交流,赋能文润百年
我带领初中团队共同探讨形成了共建一个组织、结交一个朋友、同上一节好课、共度一个节日、互展一幅作品、共读一篇经典、点亮一份心愿等“七个一”石榴籽手拉手推进模式。
组织援疆教师与民族学生结对交友,开展了同过集体生日、周末爱心家访、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后方学校班级结对,并开展了互诵中国年、欢度中秋、喜迎二十大欢度国庆、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共迎冬奥、读书日、宪法日、母亲节、端午节、共读毛泽东诗词、共讲红色故事等21次同步主题班队活动。
团队积极发动朋友点亮2022圆梦阿克苏微心愿,积极争取50份壹基金温暖包,利用后方资源为学校操场添置价值2万余元的音响设备,为学校篮球队争取添置5千余元的装备,联系后方企业为学校购置1万余元的A4纸,向指挥部争取20多万元为改善学校厕所和10多万元建设石榴籽大厅。
通过开展“七个一”石榴籽活动,不断促进丽新两地结对交往、融情交流、文化交融,赋能“文润百年”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五个认同”,积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
作为一名援疆人,从细处着手、点滴做起,践行援疆初心与使命,谱写民族团结之歌、续写援疆教育诗篇。

 

 
潜心教育 倾情援疆
援疆教师 李灵燕

2021年9月初我跨越山河万里来到时了阿克苏新和县,开始了我人生中完全不同而又非常有意义的援疆支教生活。一开始我对支教该干些什么是懵懂的,渐渐地我发现我的目标和任务越来越清晰了:
一、立足课堂、引领示范。
初到新和让我担任教研室思政办教研员,但我认为只有自己在一线参加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在担任教研员的同时又担任新和二中九年级历史、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并且在中考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为更好的开展教研活动,多次上示范课,然后和老师们进行探讨进步。同时和三位老师签订了一对一的师徒传帮带关系,每周对他们进行听课、评课、指导。虽然感觉忙碌,但还是非常有所值的,这一年半里新和二中三位老师在全县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其中一人参加阿克苏市级比赛获二等奖。
二、理念指引、促进提高
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是非常有待提高的,是很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所以我提出要改变这样的授课模式,要努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向他们介绍我们浙江正在推行的项目化学习模式。为此我通过联系、多方协调,终于让教师听了11节高质量的优质课,让新和二中的文综教师了解了什么是项目化学习,该怎样上这样的课,什么时候适合采用此形式上课;除此外还为二中的历史教师联系了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评价部主任兼教研员朱秋蓉老师为他们分析教材,每周日晚牺牲休息时间参与腾讯会议和杭州的教师一起说课、备课,为二中的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思想;还有让老师们钉钉上观看淅江省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比,大大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三、教育联盟、辐射引领
阿克苏举办了教育大联盟活动,我有幸参加并成为历史初中组的组长,虽然多了很多繁琐的工作,但每次活动我都为他们上一节公开课和开一个讲座,把我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展示给他们,为其他县的老师带去一点思考和启发。
四、民族交往、亲如一家
做为一名援疆教师还要重视民族的交融交往,2021年的11月我认亲结对了一位维族小姑娘,平时在校经常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即将临近其未考试对她家进行了一次家访,进一步了解了她的生活,也进一步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同时还结交了一位很知心的维族老师,我们一起聊生活、聊工作,民族友谊之花在我们心间绽放。
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对我来说充实而又有意义,我会非常珍惜这里的援友情、同事情 、师生情、师徒情!

 

将先进教学理念的种子深埋这片热土上

援疆教师 王蒙

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即将结束,但援疆的情怀不会结束,援疆的事业也远远没有结束,现对我的援疆工作概括如下:
以创新教育方针为指导,踏踏实实,任劳任怨。担任两个优化班的物理教学工作,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通过物理实验加强对学生科学的核心素养进行系统的培养,学生学科成绩也有显著提高。
在红柳绿谷工作室这个前人搭建的平台上,与新和二中乃至全县的理科教师定期进行教学教研探讨活动,把我们的教学经验和理念带给他们,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习踏实、朴素、奉献的精神,对县里的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不同程度都有促进作用,对红柳绿谷工作室中工作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希望这个优良传统能够一批批一代代传下去,越来越好。
浙阿基础教育大教研联盟中先后开展讲座《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课前课后》以及示范课《浮力》均获浙江省援疆指挥部、阿克苏教育局一致好评,借助浙阿基础教育大联盟的大平台,与杭州、宁波、温州等浙江其他地市的优秀援疆工作者进行探讨,学习他们提高自己,同时也将我们浙江的教育理念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发挥传帮带的精神,在新和二中开展教育教学的专题讲座——《课内课外》,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给出建议,与新和二中的教学骨干和青年教师关于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问题进行答辩和探讨,取得良好效果和积极的影响。与结对徒弟宋建功、吴威、陈江红三位老师悉心探讨,他们的教学热情感染了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执着的干劲,不管是工作上生活上都经常与徒弟们沟通,上课之余定期与徒弟就上课、课题等方面进行探讨,短短一年半夜看到了他们的成长,徒弟成长的同时,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传承,教育教学理念的种子就深深埋藏在这片热土上,它会不断成长,开花并结果,将来一定枝繁叶茂。

 

浓墨重彩写华章
援疆教师 王冰

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也为了圆自己已经准备了许久的支教梦,我踏上了援疆之路。在这一年半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我而言它是我从教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概括如下:
教育教学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教科局的安排下,学校交给我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相比之下课时量虽然减少,但我的另一个重点师徒结对,可是重头戏,徒弟才第二年工作,为了尽快了解他我课余天天去听课、评课、探讨,徒弟进步也很明显,在新和县教学比武活动中获得初中数学组一等奖。
按教科局的要求对此进行名师送教活动,认真履行新和县“红柳.绿谷”初中数学工作室导师职责,利用送教活动了解乡下师生教学的现状,把教学经验和方法送去的同时,与他们进行深入探讨,把他们的一些合理的诉求向教科局进行反映,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红柳.绿谷”平台下,定期与新和二中教育集团的数学组同仁们积极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积极发挥领带作用,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传递到新和。深入课堂听课,甘当绿叶,倾情奉献。在沙雅站的浙阿基础教育大联盟中,承担示范课《不等式及其解集》获得一致好评;在2021-2022学年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新和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成绩不代表什么,更为重要的是把我们浙江的教育思想传递到这里,在这里实践并检验,等到我们新和教育同仁的认可,并愿意把它传递下去,让新和的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
在援疆工作期间,我深深地感觉到援疆的同时也是援了自己,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带来的同时,也从新和的老师新和的教育上感受到了他们吃苦耐劳、坚持拼搏、迎难而上、乐于奉献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与我而言坚持谦虚好学、无私奉献、找准位置,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促进两地人民更深刻的交流与了解。同时做好一个承接着的角色,把我们教育援疆的优秀基因传承下来,结合我们自身将这颗种子埋在新和的土里,带着新和教育工作者给它浇水、施肥,有朝一日必成参天大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更多

娱乐

关于我们 | 广告发布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技术支持 | 版权声明 | 编辑信箱